在泌尿外科门诊,输尿管结石和输尿管狭窄常常被一同提及,两者看似独立,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很多患者疑惑:结石会不会导致狭窄?狭窄又会不会反过来诱发结石?
今天,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,就来为大家揭开输尿管结石与狭窄背后的真相。
输尿管:人体“下水道”的重要关卡
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细长管道(全长约25-30厘米),直径仅0.5-1厘米,就像一条“生命水道”,负责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膀胱。
它有三个天然狭窄处(肾盂输尿管连接部、跨越髂血管处、输尿管膀胱壁内段),这些部位本就容易卡顿,一旦出现结石或狭窄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进一步引发肾积水、肾功能损伤等严重问题。
结石与狭窄: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
1
结石是致输尿管狭窄的主要原因
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,会像“砂纸”一样摩擦黏膜,造成充血、水肿;若结石长期嵌顿在某一部位(尤其是天然狭窄处),持续的机械压迫和炎症刺激会导致黏膜破损、纤维组织增生,最终形成瘢痕性狭窄。
临床数据显示:约20%-30%的输尿管结石患者,在结石嵌顿超过3个月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输尿管狭窄,其中直径>1厘米的结石、合并感染的结石更易诱发狭窄。
2
输尿管狭窄是结石复发的“温床”
狭窄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,尿液在狭窄上方淤积,流速减慢,尿液中的结晶(如草酸钙、尿酸盐)就容易沉积,逐渐形成新的结石。
这种“狭窄→梗阻→结石→更严重狭窄”的循环,是临床中最难处理的情况之一。
打破循环:治疗的核心是双向干预
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表示,无论是结石诱发狭窄,还是狭窄导致结石,治疗都需兼顾“清结石”和“通管道”:
急性期:先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、输尿管镜取石术清除结石,同时留置输尿管支架(双J管)支撑管腔,缓解梗阻;
处理狭窄:轻度狭窄可通过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;重度狭窄(瘢痕严重)需手术切除狭窄段并吻合,恢复输尿管通畅;
预防复发:多喝水(每日2500-3000毫升)、调整饮食(减少高草酸、高嘌呤食物),定期复查(每3-6个月超声检查),
及时发现早期狭窄或小结石。
最后,四川结石病医院专家提醒:警惕小结石拖成大麻烦!输尿管结石和狭窄的关系就像“鸡生蛋、蛋生鸡”——结石可诱发狭窄,狭窄又会催生新结石。人体的输尿管容不得半点堵塞,及时发现、科学治疗,才能打破恶性循环,守护肾脏健康。